钢结构厂房知识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息动态
> > 钢结构厂房知识
重型钢结构厂房焊接H型钢的制作工艺
重型钢结构厂房多为框架或排架结构,设有一台或多台有重型吊车,在厂房内一般布置一层或多层钢结构平台,钢结构材料大多数为宽翼缘H型钢,安装方式多为高强螺栓连接,因此焊接H型钢的构件制作工艺与高强螺栓安装的质量控制是厂房结构质量的关键,下面以某汽轮机厂房为例,对上述两要点进行简要阐述。
重型钢结构厂房焊接H型钢的制作工艺
本工程设计采用轧制H型钢,型号为HE600A、HE700B、HE700A、HE500A。但因市场上采购不到设计要求的轧制H型钢,通过设计变更认可,采用焊接H型钢。
1、 制作工艺方案确定
焊接H型钢制作采用H型钢生产自动流水线,焊接方式采用埋弧焊。
焊接工程师根据施工图中所有焊接接头型式,母材材质、厚度、焊接位置,结合所采用焊接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按相关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规定,在焊接前进行严格周密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将评定报告中的焊接参数作为施焊的指导性文件。
焊工须参加相应资格的焊工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应资格的焊接作业。所有参加焊接的焊工须按照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2、原材料矫正
钢材在存放、运输、吊装等过程中不当会引起变形,影响到号料的准确性,所以号料前应将变形材料进行矫正。主要采用机械矫正的方法,如型钢调直机、压力机等设备进行矫正。
3、下料
根据图纸尺寸进行钢板排版,排版时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和加工余量,余量为25~30mm;采用数控多头直条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前,检查气源是否充足,割嘴是否畅通;切割过程中,观察火焰是否正常;切割完毕,构件表面的毛刺、飞溅、熔渣,并打磨光滑,构件按编码整齐摆放。
对于不够长度的板料,横向拼焊完毕后,再进行纵向切割。
4、切割后的矫正
对于翼缘板和腹板经过数控下料后产生的变形,采用火焰矫正的方法进行矫正。其主要变形为侧弯,采用直线和三角形法进行火焰矫正。
5、组装
采用H型钢自动组对机进行组装,组装前,采用磨光机将焊接区进行除锈打磨;再将下翼缘吊入组装机平台,然后将腹板吊入组装机平台,操纵自动夹紧装置,使腹板与翼缘中线同步前进,自动点焊,较后,将构件翻身,把上翼缘吊装就位,自动组装。
组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
6、焊接
焊接前检查埋弧焊设备是否正常;焊剂、焊丝是否充足;焊接过程中及时观察焊接运行情况;焊缝焊接完毕后,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缺陷,自检合格后在指定位置用钢印标识焊工号,交专职检验人员,进行目视检查。
7、焊后矫正
检查钢梁表面状况,杂物。采用型钢矫直机进行矫正时,观察矫正变形是否正常,每次矫正完毕,测量变形量,确定下次矫正量,直至矫正合格。
8、连接板和加劲板的焊接
焊接前进行焊接区的清理,检查组对间隙是否符合标准;焊接加劲板时,由2名焊工从构件中间向两端进行对称施焊。
焊接时先进行腹板焊缝的打底焊,后进行翼缘板焊缝的打底焊;在一侧焊缝的打底焊结束后翻身,进行另一侧加劲板焊缝的打底、盖面;再次翻身进行焊缝的盖面,以减少焊缝收缩和弯曲。
端头板和加劲板、连接板的打底、填充和盖面穿插进行,以减少构件的翻身次数。
9、焊后矫正
平台梁的端头板和加劲板、连接板的焊接变形主要是弯曲和角变形,焊接过程中主要通过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参数来减少焊接变形。但因端头板焊缝为单侧,存在角变形。
对于超差的弯曲变形,采用500t压力机进行矫正;对于超差的角变形,采用氧乙炔火焰进行矫正。
10、涂装
按设计要求钢结构件表面底漆为:底漆:X06-1磷化底漆,两道178环氧底漆;中间漆:两道CH201高防腐涂料;面漆:两道有色醇酸面漆。
采用喷砂除锈方法,在喷砂后4小时之内须涂装,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并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1、防火涂料施工
对构件所需保护部位采用防火涂料涂刷方式,钢结构表面防火涂料施工应严格遵守GB14907-94《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及其它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
施工前须对已进行过喷砂除锈处理并涂刷过防锈底漆的钢结构表面进行除尘、去污等处理。方法可采用手工清理和钢刷清理的方式。除尘处理合格后进行防火涂料的涂刷工作。